共研教学评一致新路径 共展名师共同体新成果 ——卓琼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展评

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辐射引领作用,推进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,深入探索“教学评一致性 ”在习作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与评价机制,助推工作室教师习作教学能力的进阶式发展, 2025年3月11日上午,卓琼名师工作室在镇子小学校开展了“基于‘教学评一致’的教师习作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”主题展评活动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卓琼老师带领全体工作室成员、辐射引领项目组成员及部分中心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
课堂展示: 习作教学探新路
 活动伊始,工作室成员李倩男老师带来了三年级下册习作课例——《我的植物朋友》,与会老师深入课堂观摩听课。在“作前指导”环节,李老师通过创设“参加植物博览会”的情境,引出习作任务,引导学生结合《观察记录卡》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;接着通过两组文段的对比,指导学生感受、交流表达方法,寻找“变卡为文”的秘诀,明确此次习作的基本要求。在40分钟的现场习作后,李老师组织学生借助评价标准,通过自读自评、交流互评等形式对习作进行修改与评价,进一步提升学生习作能力。


专题分享: 以评促教研策略
  工作室成员王梓霖老师围绕“教学评一致 ”的教学理念, 以“以评为舵, 以学为锚 ”为题,分享了工作室在习作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。王老师首先梳理了新课标下各学段习作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,再结合统编教材的习作案例,重点分析了习作目标的确立路径、习作课堂的激趣方式以及作后讲评的指导形式等。王老师还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,分享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,提醒大家要做到三个“真”:真读、真评、真修改。

习作视导: 经验交流传妙法
  以工作室、中心组成员组成视导小组,在卓老师的组织、镇子小学行政团队的陪同下,对镇子小学语文组的习作教学进行现场视导,实地查看了教师习作教学常规,包括习作本、 日记本等批阅情况、学生习作展评平台搭建情况、习作教学方面的特色作业等。随后,视导小组成员与镇子小学对应年级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反馈,肯定了镇小老师们习作批改的规范性、分层指导的针对性等,同时也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、搭建展示平台、丰富习作资源等方面的建议。

名师引领: 专业赋能启新程
  其后,卓老师组织与会老师进行集中研讨,工作室褚娜、李开萍老师和中心组冯凌、何寰宇老师作为代表,对今天的课例进行点评。她们肯定了本堂课课前观察充分、支架搭建丰富、评价方式多元,同时对例文的选择提出了优化建议。卓老师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:环节简约化、任务趣味化、语言儿童化。

  活动最后,卓老师围绕活动主题,做了《情境?支架?评价?讲评——四位一体的习作教学实践探索》的专题讲座。卓老师强调习作教学要注重习作情境的创设,让表达自然发生;要重视习作支架的搭建,让学生从“不会写”到“有路可循 ”;要明确习作评价标准的功能,从 “评判分数 ”到 “促进发展 ”;要上好习作讲评课,让修改成为创作的一部分。

  此外,镇子小学校校长李建辉、副书记冯敏全程参与了此次展评活动,对卓老师的专业引领, 工作室老师们的积极参与表示由衷感谢。李校长表示,镇小教师将不断反思与扣问, 勇于直面真问题, 勤于反思寻突破。



  本次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展评为大家今后的习作教学锚定了方向,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。未来,我们将在持续深耕探索,以教学评一致的基因重塑课堂生态,助力更多青年教师在写作育人的沃土上播种希望,静待每一粒语言生命的拔节芬芳。